倒向代表剪切方向(图B)。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剪应变很高时褶皱形态将发生变化,变形初期与剪切作用协调的不对称褶皱的倒向反转,如原为S型褶皱转为Z型,上述法则就不再适用了。3、鞘褶皱鞘褶皱枢纽的弯曲方向,或垂直Y轴剖面上的褶皱倒向指示剪切方向(图C)。
fSC面理韧性剪切带内经常发育两种面理:平行于剪切带内应变
椭球XY面的呈S形展布的剪切带内面理S;平行于剪切带边界的间隔排列的糜棱岩面理C。糜棱岩面理实质是小型强剪切应变带,常由微细颗粒或云母等矿物组成(下图)。S面理和C面理所交的锐夹角指示剪切方向(图D)。随着剪应变的加大,剪切带内面理(S)逐渐接近平行于糜棱岩面理(C)。
回到顶部
区域韧性剪切带及其构造样式
区域韧性剪切带及其构造型
1韧性剪切带的规模及产状韧性剪切带的规模大小不一,小至厘米、毫米级,大者长达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公里。格陵兰西部伊凯托克韧性剪切带长达100km~1000km,我国山东沂沐断裂带中段的基底韧性剪切带长达26km~30km,由多条次级剪切带组成,共宽约十多公里。不管韧性剪切带的规模大小如何,其几何特征、产状及组合都几乎相同。马托埃(MMattuer,1980)将大型韧性剪切带划分为产状较陡的韧性平移
f剪切带(图A)和产状平缓的韧性剪切带(图B)。平缓韧性剪切带如以逆冲方式运动,可形成大型韧性逆冲断层
两种类型的韧性剪切带示意图A-大型韧性平移剪切带B-大型逆冲韧性剪切带
(据MMattauer,1980)
2韧性剪切带的区域构造样式
韧性剪切带一般由菱形、透镜状或眼球状弱变形域与环绕弱变形域的强应变带组成网结状结构。弱应变域的大小可从显微尺度到若干公里。
(一)共轭剪切带韧性剪切带常呈共轭关系。两组共轭剪切带分别为左行和右行。与脆性剪裂不同,共轭韧性剪切带之间对着压缩方向的夹角一般大于90°。剪切带彼此相交和联合,其间形成菱形弱应变域。
(二)剪切带的尖灭与联合韧性剪切带在空间不会无限延伸。兰姆赛和阿利森提出剪切带尖灭的两种模式。剪切带末端的位移或者逐渐分散(图A),或者引起侧向位移,造成较复杂的应变形式。如果两侧受到限制,剪切带会发生弯曲。右行剪切带末端对剪切带的主体作顺时针方向弯曲,左行的则相反。这种效应可使两条同样运动方式的相邻剪切带互相交切或联合,形成菱形或网格状构造(图B)。
回到顶部
韧性剪切带的观测
韧性剪切带的观察
f1、韧性剪切带的识别韧性剪切带中次生面理非常发育。如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