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西部大开发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
201168
西部大开发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
【摘要】西部大开发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也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它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西部乃至全国的民族经济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围绕这一主题来论证西部大开发对民族地区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民族、经济
我国的西部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抓住有利机遇,不断整合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对于推动西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动因问题:第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改革开放至今,沿海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也在加速发展。然而,由于西部的特殊条件,东西部的差距仍在扩大。另一方面,西部巨额的社会需要与因购买力极低而导致的极有限的市场需求不匹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东南地区产品的内销。因此,不论是为了东部的再发展,还是为了缩小差距使西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必须进行西部大开发。第二,社会原因。一方面西部的社会秩序开始不稳定,另一方面西部人大批涌入东部,给东部的社会稳定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于是在经济差异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文明的极大差异。所以必须让西部贫困落后地区富起来。第三,环境原因。经研究,人们发现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西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恶化的原因在于过度开发。过度开发的原因一是因为穷,二是因为科技不发达。西部老百姓只有通过对自然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大规模的初级开发来获取利益,既没有能带来收益,而且是环境更加恶化。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受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一)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民族地区(指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多民族省)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774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1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4293元提高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