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离婚诉讼中的财产分割
摘要:近年来,据统计,全国法院审理的离婚案平均每年递增908。而且,这些离婚案中90涉及夫妻共同财产纠纷。可《婚姻法》中涉及处理夫妻财产纠纷方面的条文只有十条左右。因此,离婚案件中夫妻财产的分割是最为困扰法官的问题。那么如何划分夫妻间的财产关系,离婚后进行财产分割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是极为重要的。关键字:婚姻家庭法离婚诉讼财产划分财产分割
正文:现如今,在离婚案件中多涉及财产分割问题,如能妥善分割,那么离婚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将会得到和平;但是若在财产分割中产生分歧,处理结果另双方不满从而产生纠纷,将会对双方及双方的家庭产生持续的不利影响。因此,对于如何进行夫妻间财产的划分,以及婚后财产分割应遵循的原则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一、正确划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家庭尚有两代或三代人在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中,1家庭共同财产:在我国,除了直系血亲外,还可能有旁系血亲和姻亲。这样,家庭共同财产也括1夫妻共同财产2夫妻婚前的个人财产3子女财产4家庭其他成员财产。离婚时,夫妻可供分割的财产,仅限于夫妻共同财产,对大家庭的共同财产如以户为单位从事副业、手工业、服务业等的收入儿离开家庭的一方,还因分割自己享有的那份额。但子女财产以及其他家庭成员财产不在分割之列。2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财产制度具有法定财产制和个人财产制及约定财产制三种形式。1法定夫妻财产制。法定夫妻财产制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前、婚后都没有约定或约定无效时,直接适用有关法律规定的夫妻财产制度。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2约定夫妻财产制。约定夫妻财产制是相对法定财产制而言的,是依据不同的发生原因作出的划分。它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商对婚前、婚后取得的财产归属、处分以及在婚姻关系解除后的财产分割达成协议,并优先于法定夫妻财产制适用的夫妻财产制度,又称契约财产制度。《婚姻法》第十九条也已作出相关的规定。由此可知,夫妻可以自由约定婚前财产以及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问题。虽然《婚姻法》中所规定的约定财产制,较修改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