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引导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推进兼并重组和两化融合,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注重企业管理,强化品牌提升,着力培育优势
24
f大型骨干企业,巩固发展我省先进制造业优势。(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提速发展、联动发展上升级。围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金融及融资担保、科技与咨询服务、节能服务、现代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以网络化、现代化和社会化为方向,以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和经营模式创新为重点,促进服务业提速发展,实施服务业品牌创建工程,提高企业服务增值和配套能力,加快培植总集成、总承包等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着力培育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省现有4万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阶段性转型升级目标;万家科技型、高成长型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一批综合实力强、现代化水平高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脱颖而出。具体目标是:(一)创新能力升级。力争大中型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新增800家以上,总数达到3000家以上;百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企业专利授权量达到240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45万件。(二)质量品牌升级。培育20家左右江苏省质量奖企业;制(修)订一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产品采标率达到90以上;培育300件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3000件省著名商标和2500个江苏省名牌产品。(三)两化融合升级。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00家、试点企业1000家、推广应用企业1万家;成套设备和传统产业整机产品信息化率超过40;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60;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开展电子商务的比例超过60。(四)技术装备升级。每年实施300项对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大影响的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改造投入实现倍增,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保持在80左右;认定200个以上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重点产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
34
f平。(五)经营管理升级。培育和创建500家管理创新优秀企业和示范企业;培育信用管理贯标企业1万家,创建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100家;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每年新增上市企业50家,总数达到450家左右。(六)人才队伍升级。培养造就一批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企业人才队伍,企业RD人员占全社会RD人员总量的比重提高到85,企业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