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卫生和医疗两部分,但是由于历史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区分,所以本章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回顾,而医院改革则作为本部分的主要线索。按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医疗改革的实际进展情况,笔者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划分为五个阶段,并逐一分析每一阶段的社会经济背景,改革进程及阶段特点。
1第一阶段:19781984年
1本阶段社会经济背景。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坚持了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结合等一系列正确方针路线,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据统计,中国人均期望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1981年的678岁新生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降低到1981年376。,孕妇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家在经济上濒于崩溃,财政基础薄弱,卫生费用紧缺;医疗卫生队伍青黄不接,领导水平、技术水平、工作效率都十分低下,从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期间虽然做出过一些努力,但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很多医疗机构硬件设施落后,医生护士比例失调,护理人员不足,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知识老化;许多地方疾病多发,卫生状况差。与此同时卫生系统长期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导致我们不
f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得不思考新的路径进行恢复性的改革的孕育。1978年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拉开了中国30年改革的序幕,一方面为医改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为卫生事业提出新的要求。
(2)改革进程。本阶段的改革主要针对十年浩劫对卫生系统的严重损害进行调整、建设;同时,也包括培养相关人员业务技术,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等内容。
1978年党的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来,卫生部门也以此作为契机,根据党的建设路线开始加强对卫生事业
的管理。1979年,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运用经济
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提出卫生工作重点转移到医
疗卫生现代化建设上,建设全国三分之一重点县
”。同
年,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
知》。接着又开展了五定一奖”和对医院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