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作者:齐玮来源:《山西教育教学》2018年第03期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强调“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个方法论突出了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的思想,突出幼儿主动学习的地位。陈鹤琴先生认为,“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你应当教儿童怎样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名小班幼儿每天穿纸尿裤上幼儿园。教师发现后,与家人沟通得知,在家里都是大人提醒帮助幼儿如厕,幼儿没有自主如厕的习惯和能力,家长怕幼儿在幼儿园尿湿裤子,所以幼儿穿纸尿裤。
从这件事情上,我认为:家长是在剥夺幼儿学习的机会,越是“帮助”,幼儿越学不会方法,其实是在“帮倒忙”。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自己去动手实践,让幼儿在做中学,在做中求进步,家长也应在做中教,而不是包办代替。
班上一名幼儿不会自己拿勺吃饭,每次吃饭时桌子上、衣服上、地上掉的都是饭渣、菜叶,教师就此现象与家人沟通,希望家园共育,帮助幼儿进步。但是家人回复说:“老师,我在家从不让她自己吃饭,她自己吃饭不干净,掉的桌子上、衣服上到处都是,还得给她洗衣服,还不如我喂她呢。”
关于喂饭的问题,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提到喂食的缘故,他说:“有很多是因为溺爱小孩子,但是大多数一则是因为小孩子独自吃饭,盘碗等物容易弄破,二则是因为容易把饭粒狼藉,所以大人去喂他。要知道小孩子狼藉几颗饭粒不打紧的,五谷固须尊贵,但是狼藉几颗,只要收拾了就是了。至于为了狼藉饭粒要遭天谴,而去喂小孩子吃饭,那是更加错了。”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要让家长明白:一切活动,凡是幼儿能自己做的,都要让他自己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能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能认识事物的性质;不要做事事亲力亲为的“好家长”,因为,你现在的好心正在扼杀幼儿的天性,正在阻碍他们的发展。
如今,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为何家长还会出现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时代背景的影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全家都把这个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他们得到了丰裕的爱,这种爱是一种为满足孩子需求不论正确与否都竭力满足的温室性质的“爱”。其次是隔代抚养问题。老人由于“隔代亲”的缘故,一般都非常宠爱
f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