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改制的几点思考
关于幼儿园改制的几点思考
改制的初衷是想让幼儿园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认真分析近两年来的改制现实,我们发现改制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当然,有的幼儿园通过改制融资渠道拓宽了,教育硬件有了较大改观,用人制度比以前灵活了,管理更加规范了。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许多被改制的幼儿园实行“企业化”管理,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园园之间竞争无序,结果造成小学化倾向加重,师资配备过少,保教工作“偷工减料”,教师待遇明显降低,“教学易耗品”支出严重压缩,教师产生较严重的被雇佣感,教科研积极性骤然下降等等现象。所有这些无不直接影响到保教质量的提高,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展……事实向人们昭示:仓促的改制必将导致失败。一个企业失败了,可以用损失了多少金额的显性方式来估算,而教育改制失败了,其损失却是隐性的和无法估量的。然而,正因为其损失的隐蔽性和无法估量,更容易导致人们思想上的轻视、行动上的盲目。
笔者认为,幼儿园在改制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改制要慎重
首先要弄清是否必须改。如果是完全需要政府拨款包办的“包袱型”,教职工缺乏工作创新能力几年如一日的“平庸型”,僧多粥少具有潜在危机的“负增长型”,被管得过死的“受不良限制型”等,这样的幼儿园或许需要改制,而那些发展态势良好的幼儿园盲目改制就没有必要。
第二要认真思考以什么方式改。综观目前许多改制的做法,向社会公开竞标的危害最大;其次是租赁、承包的方法;再次是与不懂教育的关系户“议标”的做法。
二、管理要合法
f教育有法规,幼儿教育也有法规,作为主管或涉及幼儿教育管理的人员、改制操作人员都应该熟悉幼教法规精神,确立依法治教的观念,并严肃认真地按政策法规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管理。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办园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幼儿园经费必须独立核算、专款专用。政府要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决不能以获利为目的来对幼儿园进行所谓的改制。那些企望通过改制在短期内获取一笔可观的经费的想法,或试图以租赁的方式长期从幼儿园获取丰厚利润的做法,以及挪用、占用幼教经费的做法,不仅严重影响了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明显违背了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三、发展要自主
近15年来,农村幼儿园的发展主要依附各地方小学。那种只管钱、管人而不管事业发展的依附型幼儿园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那些“依附型”幼儿园,绝大部分的发展仍然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