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检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是生物的一组A、机器人、蜻蜓、钟乳石C、珊瑚、菊花、水草B、蘑菇、珊瑚虫、松鼠D、枯枝、鱼、树((D.呼吸(C.人和猪D.蚂蚁和蚱蜢())))()
15.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和造单纯林,其共同特点是A.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C.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得以保持16.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春江水暖鸭先知C.大树底下好乘凉17.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B.动物和植物组成的D.所有生物组成的B.葵花朵朵向太阳D.春风又绿江南岸B.更加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D.丰富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
)
(
)
题
(
)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考号
答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18.东北某林区,山底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B.水C.温度D.土壤((()))
3.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A.生长现象B.应激性C.繁殖
19.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它生物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A.生活环境B.形态结构C.生物用途D.个体大小
要
4.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水稻和稗草B.猫和老鼠
20.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A.25℃和0℃C.有空气和无空气(()))个数据中的A.最大值B.最小值C.平均值D.任意一个B.有光和无光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5.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蛾类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D.山顶的旗形树
不
C.候鸟的迁徙
21.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探究实验中,对每个实测地点要测量三个数据,但记录的是这三(())
考场
6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A.增加B.减少C.先少后多D.先多后少
7.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
22.以下各项中,哪一项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枯叶蝶停在树干上,像一片枯叶B.森林附近地区降雨较多D.万物生长靠太阳
内
A.少量增加
B.富集
C.减少
D.不变(
班级
8.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B.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