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3孔雀东南飞(并序)第二
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
[教学要点]1.具体研习诗歌的“进一步发展”“高潮”“尾声”部分。2.分析总结主要人物刘兰芝、焦仲卿的形象特点。3.多角度透视刘兰芝的心路历程。[教学过程]一、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二、重、难点突破过程1具体研习诗歌的“进一步发展”部分在我国封建时代,女子被丈夫休回娘家,她今后的生活是不难想象的:伴随她的将是屈辱、孤独和凄凉。那么,兰芝回娘家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呢?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这一部分,进行概括。明确:(1)首先写了兰芝回家后母亲的态度。“进退无颜仪”五个字把兰芝被遣归家初见母亲时伤心、羞愧、委曲等复杂心理和难以描摹的神态生动而准确地表现了出来。母亲初见兰芝“大附掌”,把母亲的惊诧心酸之状描画得活灵活现,但听了女儿的陈述,母亲理解了女儿,悲伤不已。提问:兰芝母亲在此处重复兰芝开头的话“十三教汝织”一段有没有必要?为什么?明确:这几句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强调和加深。它再次反映了兰芝婆婆的专横无理,当然也表现了母亲的关心和爱护。(2)其次写兄长逼迫兰芝嫁给太守家。兰芝被休,上门求婚的络绎不绝,足以证明兰芝的美丽和修养。①在这一部分内容,着重表现了兰芝兄长这个人物,作者主要是通过他的语言来揭示其性格的,要求学生诵读刘兄的语言,分析其性格特征。明确:刘兄只有七句话,但这七句话写得极有个性。其中有质问:“作事何不量”;有利诱“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也有威胁:“不嫁义朗体,其往欲何云?”短短几句,把一个自私横暴,趋炎附势的阿兄形象刻画得十分深刻和逼真。②面对兄长的威逼利诱,兰芝一口应婚,这与她对母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要求学生体味一下兰芝此时的心理。明确:兰芝这样做,才符合她的性格特征,也是兰芝忠于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行为合乎逻辑的发展。因为她对阿兄的性格为人了如指掌,她知道哀求不会有效,而且她也不屑去哀求,她的突然允诺,是对前途完全绝望的表现,是不动声色拿定了主意,决心以死来抗议吃人的封建势力。所以表面上是突然,实际上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成竹在胸的表现,我们从兰芝的突然允诺中已预感到要发生非常事件了。(3)再者写了太守家为婚事的铺排。提问:诗歌运用铺陈和排比大肆渲染太守家对婚事的排场,其用意是什么?明确:反衬兰芝的痛苦、孤独和凄凉。2研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