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P项目有畏惧心理,常常听任IT专业技术人员去主导选型,或听任业务操作和基层管理人员去主导实施,在软件选型、供应商选择、实施者考察等方面缺乏管理高度、缺乏前瞻性,甚至有不少企业错误地认为所有供应商的解决方案都差不多,所以主要看产品功能、比价格高低,而忽略了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是否具有分析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咨询能力和用软件产品提升业务流程效率的实施经验,当然还有实现知识和技能转移的培训体系、系统上线之后的长期维护和有效服务能力等等。还有的企业高估ERP系统的作用,认为ERP系统的上线运行就能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一旦发现ERP系统的价值实现还需要企业做很多的基础数据和业务流程梳理、管理措施配套、组织架构调整等,就担心打破了原有的运营平衡会出现失控的局面,就觉得难以接受了……,等等。
f2基础没夯实。ERP系统的成功实施往往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基础,首先是数据基础,例如物品编码、产品结构、工艺路线、期量标准、仓库货位等等,都需要按照企业经营发展的需求和信息管理的要求进行规范和统一。但很多企业对枯燥、费时的基础数据梳理工作没有思想准备,也很难落实到最适合的技术管理部门去做,因为技术管理部门通常承担了繁重的设计、出图、技术支持等工作。其次是管理基础,包括业务流程是否顺畅、规章和考核是否合理、企业各层级的执行力等等,企业的管理基础不仅是ERP蕴含的先进管理理念在企业落地的基础,还是保障ERP项目成功实施的前提。国内外有的管理专家呼吁企业在实施ERP系统之前,要对企业进行必要的业务流程重组,或者流程再造,就是要强调一个好的管理基础对ERP系统的成功实施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是人员基础,包括企业决策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对ERP系统的认识、接受管理变更的心理准备、必要的计算机基础技能等等。很多企业在ERP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理解ERP系统与数据、管理和配套措施的关系,不接受化时间和精力去整理规范基础数据,不认可实施顾问对业务处理流程的优化建议,甚至有的基层管理人员拒绝使用ERP系统来处理业务,等等。3方法欠妥当。上文已经提到,有些企业的选型主要由IT技术人员主导,很关注ERP软件的实现技术、产品功能,很关注软件的先进性、完备性,而常常忽略了“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提高那些方面的效率要实现什么样的管理目标”等最主要的选型要求。很多ERP项目的夭折和不成功,实际上是从企业选型方法的确定,就已经可以预见到的。笔者不太认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