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来看,产业升级r
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已获得了普遍的认同,但是高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显著增加,而就业所面临的形势却日益严峻。由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而引发的就业弹性下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r
r
新兴产业发展状况r
r
新旧产业的更新换代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只有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维持较高的产业高度,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导产业。r
r
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现实情况,我国经过多方论证,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领域,具体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工信部在2011年12月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细分,具体包括7个产业门类、34个大类、152个中类、470个小类、332个次小类,共721种产品。此外,还单独列出物联网作为一个产业门类并划分为4大类20个小类。r
r
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r
r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措施,相对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高技术性、可持续性和风险性等特征。r
r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项目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但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不同,投资的重点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来看,有27个省市提出各自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其中,19个省(市)提出发展新能源产业,17个省(市)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16个省(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12个省(市)发展电子信息网络产业,7个省(市)发展制造业,7个省(市)发展汽车业。从产业发展来看,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物联网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大,甚至在某些领域还领先于世界水平。r
r
产业发展影响就业r
r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我国产业升级的方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发展必然会带来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由此对就业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r
r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就业数量产生双重影响r
r
一方面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就业产生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会由于技术进步对传统行业的破坏以及对劳动力的替代,限制就业的增长。r
r
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