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传说金主完颜亮在读罢这首词后非常羡慕钱塘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后来就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美1、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扫除字音和词义的障碍东南形.胜.:地理形势优越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天.堑.无涯: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重湖叠清.嘉.:秀丽异日图.将.好景:把杭州的美景画下来2、学生齐读课文:这首词的韵脚是什么?明确:本词押“a”韵3、分别找几名学生朗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的韵律美四、合作探究朗读文回答下面问题:1、哪些词语最能概括体现出杭州的特征?明确:形胜、繁华(板书)2、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景物或场面表现这些特征?(同学找出具体景物和场面,并作简要分析)景物场面3、这些景物给你什么印象?一个词(字)概括明确:景美(板书)(有类似的词语就可以)4、生活场面呢?明确:民乐官愉(板书)5、整首词给你的感受能用一个词概括吗?
f明确:“人间天堂”(板书)
6、仔细阅读最后一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惊叹、赞美、羡慕的感情。(板书)
7、带着感情再次诵读课文
五、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作者为什么把这首词写得这么美?同学分析探讨,在课文中找到依据并分析。
问题设计:
1、《望海潮》中数量词的运用使词体现出不一样的风格,请结合其中的数量词来分析本词的
风格特色?
明确:词中数量词的使用尤见匠心,“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千骑拥高牙”等,或实写,或虚写,或夸张,营造出高迈豪放的气势,整首词所表现出来
的博大豪迈的格调,已接近于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可见婉约派的词人不一定只会写婉约
风格的词作。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此句
中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
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
形象逼真。
3、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①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②巧用点染。“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染”: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民生安乐之美。
总结艺术特色:
(1)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2)先概括后具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