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r
版块一:学校教研组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探析r
r
原作者:兰州市第27中学王建超日期:2008年9月4日r
r
一名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一方面是教师自身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利用外部资源有效积累的过程,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邦佐在他的《中学优秀教师的成长与高师教改之探索》一书中,将教师专业能力的形成从七个方面,即处理教学内容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学管理与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科研能力、教学机智、与学生交往的能力,按形成时间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就职前约为35(其中大学教育前约为22、大学期间约为13),就职后约为65。这一结论为学校重视教师在岗后的专业能力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持。r
r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指出:“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在学校层面上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大家都普遍认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这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也是校本教研的抓手。r
r
学校教研组是教师直接面对的、关系最密切的专业组织,是教师行为的近身环境,教师在这里交往、备课、批改作业、问题讨论、信息传递、思想交流。教研组的支持对教师成长来说,是日常的身边的重要支持,一名教师能否在专业上尽快冒出来,领先于其他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与教研组是否对其关注、是否给予其机会有很大的关系。而一名教师如果被教研组认可,就表明在某种意义上其专业发展达到了一定程度。教研组作为学校教研活动中最基层的组织单位,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教研组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r
r
一、当前学校教研组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r
r
对教研组的建设,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教研组之间的发展、建设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研组的发展和教研质量的提高,阻碍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
r
1、管理功能弱。虽然教研组对教师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帮助,但实际上学校一级的教研组的行政管理功能一直很弱。教研组长虽然肩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