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建模能力、培养科学,严谨,刻苦的学习态度都具有重要的奠基和开拓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行列式、矩阵、线性代数方程组、向量空间、矩阵特征值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f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重点(一)行列式(6学时)行列式的定义,行列式的性质及推论,运用行列式的性质计算行列式。(二)矩阵及其运算(4学时)矩阵的定义及矩阵的运算,矩阵可逆的判定及求逆矩阵的伴随矩阵法。(三)矩阵的初等变换及线性方程组(8学时)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及解的结构,利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矩阵的秩、解线性方程组,用矩阵的初等变换利用秩的理论研究线性方程组的解。(四)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6学时)向量组的概念,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概念及判定,极大无关组与秩的概念,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秩的关系。(五)相似矩阵及二次型(8学时)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及矩阵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二次型的概念及其矩阵表示,用正交变换、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的方法。2学时为复习。(2)课程难点课程内容上的难点主要是
阶行列式的计算,矩阵求逆及矩阵秩的概念,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的概念及判定,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计算,正交变换及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型方法,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的关系,秩的理论在方程组、向量、矩阵中的应用。(3)能力培养要求
f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
3.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总34学时).
第一章行列式(6学时)1)掌握全排列及其逆序数会计算简单的逆序数;2)理解行列式的定义;3)掌握行列式的性质及计算;了解简单的
阶行列式的计算。4)了解克莱姆法则第二章矩阵及其运算(4学时)
1)理解矩阵的概念,掌握矩阵的运算;2)理解逆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