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的目的是()
A、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B、服从管理
C、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D、应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6、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停止作业后,生产经营单位()。
A、不得降低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
B、可以降低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
C、可以解除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D、不得解除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7、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
A、保护现场
B、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C、协助调查火灾原因
D、接受事故调查
8、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A、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D、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可以在()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
行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B、本人户籍所在地
C、本人经常居住地D、任何地方
10、安全生产“三违”行为通常指()。
A、违章指挥;B、违法乱纪;
C、违规作业;D、违反劳动纪律。
11、对安全生产有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有()。
A、工会;
B、共青团;
C、妇联;
D、企业职工。
12、企业(
)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可以下达停产撤人的命令。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
身伤亡事故的,要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A、安全监管人员;
B、生产现场带班人员;
C、班组长;
D、调度人员。
13、必须严格考核、持资格证上岗的人员是(
)。
A、企业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人员:
C班组长:
D、特种作业人员。
14、构成一般事故的指标是(
)。
A、造成3人以下死亡;
B、造成10人以下重伤;
C、造成30人以下轻伤;
D、造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f15、生产经营单位使用(
)时,对有关从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A、新工艺;
B、新技术;
C、新设备;
D、新材料。
16、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新上岗的
()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
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A、临时工;
B、劳务工;
C、轮换工;
D、协议工。
17、生产单位根据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教育,保证其
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
A、安监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