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二册教案集
第一章水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教学要求:1.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常识,使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2.使学生初步了解水的污染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3.了解水的物理性质。4.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教学重点:1.节水与防止水污染。2.根据电解水实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教学难点: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和化学式教学过程: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70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大水球”。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引入: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上有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江河、皑皑的冰峰、飘落的雨雪……水变幻着各种形态,存在于地球各处。提问1: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可以在哪里获得水?学生回答包括:除了大陆的表述,还要在海岛上、沙漠中、森林里等人们怎样去获得水?如果一个人在遭到干渴甚至威胁到生命的时候,他会如何去获得水?提问2:上述同学们所列举的各种水,我们该如何分类呢?学生讨论总结: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固体水(冰雪)、气态水(水汽)和液态水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咸水和淡水3按对生命的作用分为:生物体内的水和生物体外的水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细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一、海洋水回忆:我们在第一册学习“地球”时已经了解到从地球上面看,地球的表面有71是海洋,只有29才是陆地。那么,能不能用这个数据说明地球上的海洋水最多呢?答:不能。因为,面积和体积(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表示地球上的还说数量呢?因此,经过科学家的计算: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这不仅是因为海洋有辽阔的面积,而且有相当的深度,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600多米。海洋还是生命的源泉。但是,海水是咸的,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我们可以回家品尝一下水中加盐的味道。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盐类物质35g,含盐量平均为35,但是真正的海水除了咸(含有食盐外)还带有苦涩(含有其他的有苦味的氯化镁、氯化钾等),喝大量海水会危及生命。因此,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而海洋生物可以在海水中生存,比如鱼是因为鱼鳃中海洋一种泌氯细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