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
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
f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
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19.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政策。这里“干预”
的本质含义是
A.实行全面救济
B.全面整顿金融
C.压缩补贴农业
D.加强计划调控
20.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
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A.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C.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
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
完备。对此,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
打破。对此话的准确理解应是
A.福利政策不利于社会稳定
B.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太高
C.福利政策存在弊端需要调整
D.福利政策减少了社会消费
22.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
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
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建立“福利国家”
D.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23.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
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强制劳动
f24.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
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2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A.美国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B.35美元等于l盎司黄金的规定价格
C.美元与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