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设备安全学绪论设备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上设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是以直接开采自然财富或把自然财富加工成为社会必需品的劳动资料。机械加工方面理解)例如车床能切削产品、零件,属于设备,而安装车床的厂房、建筑物仅是生产活动的场所,不直接加工零件就不能算设备。②符合固定资产所具备的两个条件。1设备:首先是较为固定的工具,它具有较大型的动力、传动性,也就是说具有一定自身能量,人利用控制系统来实现作功。5现代设备特征:日益大型化或超小型化;高速化;功能高级化;连续化、自动化和复杂化;6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7设备管理的形成与发展1)第一个阶段:事后维修阶段既设备坏了才修。特点:①坏了再修,不坏不修。②缺乏修理前准备,修理停歇时间较长。③修理无计划,常常打乱生产计划,影响交货期。2)第二个阶段:预防维修阶段即计划预修和预防预修特点:①根据零件磨损规律和检查结果,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有计划地进行修理。②由于修理的计划性,便于做好修理前准备工作,使设备修理停歇时间大为缩短。3)第三个阶段:设备综合管理阶段即设备一生的综合管理。设备一生管理:设备的使用必须经过从计划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修保养改革报废,而在这个过程中,对设备进行管理,就是设备一生管理。基本思想:设备的制造与使用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以及预防为主、维修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等。
设备管理内容1新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和验收
f2设备的使用维护、检验、维修等管理3设备档案管理4设备运行管理5设备维护管理6设备故障管理7设备凭证管理8设备数据管理9备件管理10设备更新管理8设备的ABC分类是根据设备的综合效率,按照其重要程度进行设备分类。对重点设备重点管理、检查、维护和修理,以保证重点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获取最佳的投资效益和生产、经营效果。A类(重点)设备约占设备总数的10;B类(一般)设备约占设备总数的75;C类(次要)设备约占设备总数的15。9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①对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②对现有的设备改造和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