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作者:朱春燕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5年第02期
简单而言,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时至今日,为什么养成教育的受重视度依然那么高呢?笔者认为,原因有四:一是做好养成教育工作是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二是养成教育是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需要三是养成教育是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四是养成教育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在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很多教师忽略了较为重要的细节,只注重抓整体。“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这句话也阐释了细节的重要性。本文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教育经验,以细节为切入点,点滴渗透,深入分析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环境熏陶构建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
育人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氛围。教师要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构建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行为发生改变。首先,利用校园中广播、墙报、宣传栏等,宣传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养成教育的内容、养成教育口号等,强化学生对养成教育的认识,构建良好的养成教育大环境其次,班级内选出适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儿歌、口号,在教室中张贴与养成教育相关的至理名言。为了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拟定养成教育口号、名言,然后提醒学生时刻对照口号、准则,看看自己做到了没有。为了突出榜样的作用,学校每年举办“好习惯之星”评比活动然后,学校将获奖的学生的事迹制作成一个宣传版面,以此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学校与教师形成合力,构建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利用环境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目前存在一种“怪现象”:很多学生对行为准则能够倒背如流,但做起来却到处“减分”。归根结底,学生背的行为准则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点滴渗透,逐渐形成习惯。例如,吃饭之前要洗手,渗透“洗洗更健康”的观念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不随地吐痰、扔垃圾,不在墙上乱涂乱画,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见到老师、同学、家人等要主动问好,讲究礼仪,等等。常言道:教育无小事。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越是细微的东西,越能够凸显出一个人的品质。教师要从小事抓起,点滴渗透,以细节成就孩子的人生,以细节取胜。
三、细节训练搭建良好的养成教育课堂
f龙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