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1灵敏度:检验仪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之比,即检验仪器对单位浓度或质量的被检物质通过检测器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值变化大小的反应能力,它反映仪器能够检测的最小被测量。2误差:当对某物理量进行检测时,所测得的数值与标称值即真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值对真值的偏离程度。3噪音:检测仪器在没有加入被检验物品即输入为零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波动或变化范围即为噪音。4最小检测量:检测仪器能确切反映的最小物质含量。最小检测量也可以用含量所转换的物理量来表示。如含量转换成电阻的变化,此时最小检测量就可以说成是能确切反应的最小电阻量的变化量了。5精度:对检测可靠度或检测结果可靠度的一种评价,是指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精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其高低是用误差来衡量的,误差大则精度低,误差小则精度高。6可靠性:仪器在规定的时期内及在保持其运行指标不超限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的能力它是反映仪器是否耐用的一项综合指标。7重复性:在同一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仪器、设备、检测者、环境条件下,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连续多次检测同一参数,所得到的数据的分散程度。重复性与精密度密切相关,重复性反映一台设备固有误差的精密度。8分辨率:仪器设备能感觉、识别或探测的输入量或能产生、能响应的输出量的最小值。9测量范围:在允许误差极限内仪器所能测出的被检测值的范围。10线性范围:输入与输出成正比例的范围。也就是反应曲线呈直线的那一段所对应的物质含量范围11响应时间:表示从被检测量发生变化到仪器给出正确示值所经历的时间。12频率响应范围:为了获得足够精度的输出响应,仪器所允许的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
第四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分光光度计:能从含有各种波长的混合光中将每一单色光分离出来并测量其强度的仪器称为分光光度计。它具有分析精密度高、测量范围广、分析速度快和样品用量少等优点。根据所使用的波长范围不同可分为紫外光区、可见区、红外光区以及万用(全波段)分光光度计等。2吸收光谱:光照射到物质时,一部分光会被物质吸收。在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被称作吸收光谱。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特定的吸收光谱,因此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来分析物质的结构和含量。3朗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表达了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当用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