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上的独创性和风格化。
通过对“通俗“和”高雅“的比较,我们得知,所谓通俗剧,主要是指以反映大众的世俗生活和情感为主要内容,以一定的程式化和模式化为主要形式,以给大众提供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明白晓畅,浅显易懂,便于接受的大众文化文本。
通俗剧是电子时代大众文化的重要代表和标志,因为它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应该说,通俗剧也是一种文化通俗文化;这也是一种情趣大众情趣。
3、通俗电视剧的特征
通俗剧,有着与其他类型电视剧,特别是高雅电视剧不同的创作特征和审美特点。作为大众文化的最杰出代表,通俗剧有以下特征:
①具有浓厚的世俗精神和平民意识。世俗精神和平民意识并非一个概念,但二者紧密相连,世俗精神是一种人世关怀,大众文化从平民意识出发,从平民角度去体验,大众文化的世俗精神就是把大众自己融入世俗社会,并热爱它。通俗剧反映是大体是世俗的生活,世俗的情感,世俗的需求和世俗的梦幻。其目的是使大众在社会生活中难以得到的东西,他们的欲望和期盼,在世俗的故事中得到精神的补偿和情感的慰藉。
②强烈的戏剧性。通俗电视剧与戏剧的关系更紧密些,几十集甚至上百上千集的电视剧,完全靠层出不穷的戏剧冲突,一个接一个的矛盾来支撑,如《渴望》、《阿信》、《黑洞》等等。戏剧性的实质是超越日常性,超越平淡的生活,这是人们永远的心理需要。
③情节、人物类型化、模式化。好莱坞、香港影片长盛不衰的另一法宝就是类型片生产,大获成功的《泰坦尼克号》不过是灾难片、爱情片、悬念片等类型片的集大成而已。类型化、模式化既是电影、电视作为现代商业生产的必然,也是广大观众的需要。就拿影视剧的结局来看,大团圆几乎成为一种模式和千篇一律的类型。大团圆结局是广大观众希望看到的,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大团圆结尾为大众以信心,给大众的梦抹上甜美色彩。
④消费性。影视文化产品既然作为一项文化工业来生产,也就理所当然地进入社会消费行列。消费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为大众文化的主体,影视作品更是被消费对象。实际上,影视文化的消费性更表现在经济因素以外,比如时间消费和精神消费。比较有代表性的我国大片《秦颂》、《刺秦》、《还珠格格》等,历史和文化本身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消费,人物形象、音乐、故事都不过是消费材料。此外,惊险、离奇、刺激的场面,也是影视文化重要的消费因素,即视觉消费和心理消费。
⑤娱乐化。通俗剧既然是一种文化消费品,娱乐性也就构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