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3)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尾联。(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屈原《离骚》)
(2)日月忽其不淹兮,(3)▲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白居易《琵琶行》)
(4)东船西舫悄无言,(5)▲
,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想当年:金戈铁马,(7)▲
,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夕阳西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老兵客栈谢友鄞①这儿最早是古驿站,叫水会营子,旅蒙商设置仓库,囤居货物,行商坐贾云集。一家
3
f家火红的幌子下,站着伙计,肩搭毛巾,吆喝:“屋里请,又有包子又有饼,没有麻花现给你拧!”②论建制,水会营子是个镇,建筑极像一座小城。水会营子属于辽宁,再向北,就进入内蒙古了。世俗人心,有一种临界的感觉。从民国至今,水会营子两度划归内蒙古,一度划归辽西省,如今纳入辽宁省版图。水会营子人家,都有两三个户口簿,旧的没交上去,新的又发下来。有的老人说他是内蒙古人,新娶进家门的儿媳妇纠正道:“爹,这是辽宁省。”公爹用拐杖敲击地面,吹胡子瞪眼睛叫喊:“我活糊涂了吗!这里是水会营子!”③没错,这里是水会营子,消防团大本营。清朝时,营子内有深井三十眼,井旁设望楼,一旦发现火警,白天举旗,夜晚挑灯,指引火灾方向,官兵们驱动水车紧急扑救。望楼上,永远站着三名士兵,背靠背,呈三角形,监视火情。曾有一场雷火,借助狂烈的北风,扑向望楼。没有一名士兵退缩,火龙过去后,三副焦黑的骨架,仍然站立在望楼上。④民国后,兵营消,水会归商会管理。消防灭火,变成民间自救互助性质。商会添置了机械水车,喷水卷筒。所有商铺都配备水桶,大小一样,用红漆写上“防火”和自家商号名。在救火现场,由商会统一发放号坎,防备盗贼混入,趁火打劫。穿坎肩的伙计,将自家水牌交给水会老兵,听从指挥,奋力救火。事后按水牌清查,救火不力者罚款;遇火不救者,封店半年,勒令店主给被烧死者披麻戴孝。渐渐地,水会营子成了省界两边都倚重的消防重镇。⑤老兵从十四岁起就吃军饷,给数不清的势力当过差,如今九十岁了,眼睛灰白,满脸褶子巴巴,像蜈蚣。陪伴老兵的,只剩下一匹退役军马。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