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的内涵起一定的限制和暗示作用,是“信”和“思”的结果呈现。“信”、“思”、“简单”与“丰富”,这四个词语应联系起来进行理解:“信”则简,“思”则丰。材料中的省略号提示我们,以“我”观世,除了“信”则简、“思”则丰以外,还有其他情形,如“疑”则乱、爱则暖……外部镜像其实来自于人心的投射。当然,就内心与外物的关系来写,也应该以材料为起点或落点。二、判分1.判分原则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写作智慧。2.判分等级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3.特别说明(1)判定文章是否切题,主要看文章是否抓住了主要矛盾:“信”与“思”之间的矛盾关系,“信”或“思”的内部矛盾(如简与杂、约与丰等),主观态度与认知结果的关系。(2)议论文重点判断是否对材料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材料仅是立意的“起跳板”,如果文章只是单纯阐述了材料的观点而不作任何判断,则不得进入三类卷。如果能紧扣概念内涵,围绕矛盾关系进行分析,观点及构思有独到处,判为一类卷。虽无深刻、独到之见解,但能就中心论点展开分解与剖析,并能在分析说理的基础上得出有一定意义的结论,判为二类卷。如果观点比较正确,论证分析比较简单,形式上中规中矩,判为三类卷。如果只是简单堆砌事例,基本不作分析,虽然切题,也只判为四类卷。明显没有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来写,硬贴标签,四类卷以下。如果扣住主观态度与认知结果来写,必须就材料入手,不能完全抛开材料来写。否则,视为不切题。(3)记叙文重点判断所描写的人、事、物是否体现材料的内涵,对暗扣材料的作文更要谨慎赋分。因文体的特殊性,记叙文要进入一类卷,立意的深刻、独到不是必备条件。4.个案处理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②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