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翻箱倒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阅它,这些都是不对的。
不应做的事情,就尽量不做。比如说,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不在黑板上乱涂乱画,这样的事虽小,也是不对的。不应做的事情就不要做了。三国时的刘备教育儿子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也是这个道理。
2、理解“物虽小”。
什么样的东西是小东西?铅笔、橡皮……不能私自藏起来。如果私自藏起来,父母会伤心。
拓展:
捡到小的物品应该怎样做?借用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做?
f学生讨论。
四、讲故事:陶母封鱼。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与他母亲严格的教育分不开。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区,并且献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父母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着名的清官。
五、作业
1、背诵“事虽小”。
课题学
2、给爸爸妈妈洗袜子。第5课“入则孝”之“亲所好”1、复习“事虽小”。
习
2、学习“亲所好”。
目
2、理解意思,启发培养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
标重点难点
3、能在生活中实践。会读、会背理解意义,辨别是非。
f教具准备教
播放器一、检查作业
学
①背诵“事虽小”。
过
②给父母洗袜子了吗?怎样洗的?父母说了什么?
程
二、学习“入则孝”之“亲所好”
教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所好”。
学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过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程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亲所好,力为具”,这个“好”就是喜好。“力”就是要尽心尽力,“具”就是要为他准备。你现在还是一个很小的小
f学生,父母最喜欢的无非是你的功课要很好,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努力去做;应该学的,也应该努力去学习。让父母得到欢喜。
2、“亲所恶,谨为去”。这个“恶”就是不喜欢、讨厌的、厌弃的。“谨”也是要用恭敬之心,很谨慎的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除,为他去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