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总结
名词解释1、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防治与护
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专科护理学。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3、婴儿期:出生后到1周岁为婴儿期。4、幼儿期:自满1周岁到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5、学龄前期:自满3周岁到6~7岁为学龄前期。6、生长:是指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各器官、系统的长大,主要表现为形态变化。7、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上的分化与成熟,是“质”的改变,包括情感心
理的发育成熟过程。8、体重:是身体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9、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生后数天内由于摄入不足、胎粪及水分的排出,可致体
重暂时性下降。10、补授法:指补充母乳量不足的方法。11、代授法:用配方奶或其他乳品一次或数次替代母乳的方法。12、低钾血症:当血清钾低于35mmolL13、高钾血症:血清钾高于55mmolL14、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者。15、正常足月儿:是指胎龄慢3742周出生,出生体重在25004000g,无任何畸形
和疾病的活产婴儿。16、适中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核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
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17、呼吸暂停:如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秒,伴有心率减慢并出现发绀及四肢肌张
力的下降。18、原发性呼吸暂停:胎儿或新生儿窒息缺氧时,初起12分钟呼吸深快,如缺氧
未及时纠正,随即转为呼吸抑制和反射性心率减慢。19、生理性黄疸: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
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
f20、郝氏沟:膈肌附着部位的肋骨长期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一条沿肋骨走向的横沟。
21、佝偻病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呈钝圆形隆起22、闭锁肺:严重气道梗阻时,几乎听不到呼吸音。23、髓外造血:当严重感染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淋巴结恢复
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可见有核红细胞和幼稚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髓外造血”24、生理性贫血:出生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
选择或填空1、儿科护理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为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2、婴儿期为儿童出生后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3、以性发育为标志进入青春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