晰;《庄子》汪洋肆意,想象丰富;《荀子》明晰简练,并采用民歌形式,影响后来赋的创作;《韩非子》文笔犀利,善用浅近的寓言说理。
(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尚周。作者不详。今存。(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春秋时期的编年史,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故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左传》长于叙事,注意“原始察终”;善于抓住个性特点描写战争,战争描写成就很大;人物描写达到一定高度;语言艺术。(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记载西周末到春秋末五百余年周、鲁等八国的历史片断。记言为主,对事件过程一般不展开,相传为左丘明作。(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战国后期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编辑。专门记录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的游说活动和他们的策谋。人物刻画从外形特征到内心世界,善在激烈冲突和戏剧性情节中展现人物,较以前的历史散文有突破;说辞内容丰富,善假寓言。(6)名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满招损,谦受益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亡羊补牢犹为迟也
四、先秦诸子散文
1、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为代表,语录体或简短论文。(1)《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子著,反映老思想(无为)81章。老子,名耳,字伯阳,
道家创始人。(2)《论语》:儒家经典。孔子弟子编纂。反映孔子思想(礼治),20篇。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
人,儒家创始人。通行的注本为宋代朱熹《论语集注》。孔子的“仁”“义”及重视个人修养的观点。平实简约而思想深邃的语言。
(3)《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爱),53篇。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墨子》,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文字浅显,质朴无华,善假具体事例说理,逻辑性强,论证严密,为战国时大量论辩文打下基础,是中国古代哲理散文发展史的里程碑。(《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2、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体或论辩文与专题论
(4)《孟子》:儒家经典。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7篇。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人,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