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触的,就是陶渊明。(2)淡:诗中有画,平淡中有景致(3)高:在平凡的画面里寄寓着高远拔俗的意境(4)白:白描的手法和质朴无华、明白如话的“田家语”4、艺术影响:陶渊明是东晋最伟大的诗人。在玄言诗盛行的时代,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块新的园地。陶渊明淳朴自然的艺术风格、清新隽永的意境对后世诗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f魏晋南北朝赋:多为抒情小赋,以陶渊明赋作最有价值,《归去来兮辞》是其代表作,另有《闲情赋》、《感士不遇赋》。代表作家作品:①曹植《洛神赋》:寓言写志,感情真挚,抒情性极浓。②王粲《登楼赋》:“魏晋之赋首”(刘勰)。即景抒情,情景交融,明白晓畅。③祢衡《鹦鹉赋》:托物言志,感情强烈,风格清新。④向秀《思旧赋》:以情写景,情景交融,抒情凄恻深永,寓意含蓄深刻。⑤左思《三都赋》(“洛阳纸贵”):抚今追昔,抒发治乱兴亡的感慨。
二、魏晋南北朝散文:
1、骈体文散文的辞赋化、骈俪化,原是魏晋南北朝的一种文风倾向。但由于人们竞相追求,成为时尚,并逐渐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称之为骈文。2骈文的特点:骈文,亦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每句四字或六字的,又叫四六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全篇多由双句,即俪句、对偶句组成,因此得名。其特点是:①对仗工整;(句法讲究)②声律铿锵;(平仄相押)③用典讲究;(援古证今)④藻饰华丽。(词彩清丽)
骈文忽视思想内容,一味地追求形式,助长了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甚至造成形式主义文风的泛滥,对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但骈文并不能与形式主义划等号。
骈文与骈赋:随着骈文的发展,作为骈文之源的辞赋,也趋向骈体化,产生了骈赋(或称徘赋)。骈文和骈赋都是介于散文、诗歌之间的文体,关系密切,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不清。
作家作品:南北朝骈文、骈赋重要作家有鲍照、孔稚圭、庾信。鲍照《芜城赋》、孔稚圭《北山移文》,庾信是骈文成就最高的作家,作品有《小园赋》、《竹杖赋》、《枯树赋》等。
庾信代表作《哀江南赋》,以叙事史诗般的规模和气魄,骚体赋式的浓郁抒情和文采,以及序文、赋文用典的贴切,对偶的匀称,宫商的抑扬,在骈文创作中前无古人。骈文的基本特点:对偶、用典和讲究词藻。哀叹故国之灭亡,自身之飘零。
3、嵇康:最著名的文章《与山巨源绝交书》4、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