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课、春天
………………………………3课时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2课时
第三课、童趣………………………………3课时
第四课、音乐会………………………………3课时
第五课、牧童之歌………………………………3课时
第六课、爱祖国
………………………………3课时
第七课、老师的歌………………………………3课时
第八课、爱和平………………………………3课时
第九课、家乡美
………………………………3课时
2
f第一课春天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3音乐知识(1)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二、欣赏1.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设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2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如能用VCD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为形象生动。3.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4.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
3
f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5.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三、学唱歌曲: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