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9日在温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温州市市长赵一德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根据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制定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市政府认真制定了《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请各位代表对报告和纲要(草案)进行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十一五”发展回顾过去的五年,是温州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负重前进的五年,更是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和谐发展新路的五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中共温州市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化发展战略,创新工作举措,全力克难攻坚,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新台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预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900亿元,是2005年的18倍,年均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财政总收入411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8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和15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400元,年均分别增长95和10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74和204。五年来,我们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自身发展转型的双重考验,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经济沿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三次产业比重由41∶544∶415调整到28∶531∶441。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启动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农产品基地120万亩,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700多家,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上升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企业整合重组力度加大,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383家,分离发展服务业企业21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了32个百分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设备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建成泵阀、轻工等一批公共创新服务平台,7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被评为“中国十大品牌城市”。现代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旅游总收入、港口吞吐量、航空客运量年均分别增长215、161、138。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淘汰了一批“两高九小”领域的落后产能,完成两轮“811”环境污染整治任务,1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