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杆的稳定性应按本规范式(5.2.61)、式(5.2.62)计算。由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段弯矩设计值Mw,可按本规范式(5.2.9)计算。5.3.2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本规范式(5.2.71)、式(5.2.72)计算。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NQk,可按所选取计算部位立杆负荷面积计算。
f5.3.3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满堂脚手架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时,应计算底层立杆段;2当架体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3当架体上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尚应计算荷载售后服务范围内受力最大的立杆段5.3.4满堂脚手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3.4式中满堂脚手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应按表5.3.4采用;
步距;μ考虑满堂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什计算长度系数,应按本规范附录C表C1采用。
5.3.5满堂脚手架纵、横向水平杆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5.2.1第5.2.5条的规定。
5.3.6当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515m,架体四周及中间与建筑的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并且刚性连接点的水平间距不大于45m,竖向间距不大于36m时,可按本规范第5.2.6第5.2.10条双排脚手架的规定进行计算。
5.4满堂支撑架计算5.4.1满堂支撑架顶部施工层荷载应通过可调托撑传递给立杆。5.4.2满堂支撑架根据剪刀撑的设置不同分为普通型构造与加强型构造,其构造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9.3条规定,两种类型满堂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4.6条规定。5.4.3立杆的稳定性应按本规范式(5.2.61)、式(5.2.62)计算。由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可按本规范式(5.2.9)计算。5.4.4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f不组合风荷载时
N12∑NGk14ΣNQk(544-1)12
组合风荷载时
N12∑NGk0914ΣNQk(544-2)
式中:∑NGk永久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kN);
ΣNQk可变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kN)。
5.4.5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满堂支撑架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时,应计算底层与顶层立杆段;
2应符合本规范第5.3.3条第2款、第3款的规定。
5.4.6满堂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取整体稳定计算结果最不利值
顶部立杆段:5.4.62
.4.61非顶部立杆段:
式中满堂支撑架立杆计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