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
彩陶图案指新石器时代画在陶器上的装饰纹样,距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彩陶纹样的题材极为丰富,有几何纹样、植物纹样、人面纹、鱼纹、蛙纹、鸟纹等,是原始人从事渔猎和农业劳动取得素材,以及对太阳、月亮、水、火、山石等自然形象和劳动工具的观察、接触、认识变化而来。
人面纹图11把人面和太阳组合起来,形象概括、简洁,据说是原始民族的图腾。鱼纹图1一2有单体鱼纹、复体鱼纹等,造型简练,并各有特征。植物纹样的形象有的像稻麦粒,有的像叶子,有的像花瓣图13,夸张与抽象的手法很浓厚,并且熟练地运用了对称与连续的法则,表现了重复、条理、节奏等美的形式。几何形图案纹样有直线形的,有螺旋形的,有波浪形的;据说是由动物图案演化而来,如鱼纹演化成直线几何纹图1一4,鸟纹演化成螺旋纹图1一5,蛙纹演化成波浪纹图1一6。这些几何纹样熟练地运用了点、线和大小、黑白、疏密的层次关系,富有变化,表现出有节奏的运动感和韵律感。
f彩陶纹样的构成形式有:1对称的组合。有不同花纹或同一花纹的对称;两组对称;四组两相对称和六组三分相合对称四种。2不对称的组合。3同一母题花纹组成一条完整的带状花纹。4不同母题的两种花纹相互连接起来合成一组花纹。彩陶纹样体现了原始氏族社会纯粹的美的形式和美的形式感。劳动、生活、自然对象及广大世界中的节奏、韵律、对称、平衡、比例、间隔、重叠、单独、粗细、疏密、反复、变化、统一等种种形式规律,集中表现在这里,为我国的图案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陶瓮“彩陶王”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型陶瓮“彩陶王”出土于我州境内积石山县三坪遗址。原件彩陶王属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年左右,通高49.3厘米。以造型独特,花纹别致而闻名于世,故称为“彩陶王”。1954年出土于临夏州积石山县,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f敛口圆底罐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高108厘米,口径8厘米,1975年甘肃舟曲县北山坪出土,舟曲县文化馆藏。泥质橙黄陶,由两个小型敛口圆底罐相连,底座为圈足成杯形式,有穿孔。施黑色彩绘于杯的口沿,上腹纹饰为波浪形状,线条宽长,乍看有如波涛汹涌,可见技法娴熟。
人面鱼纹彩陶盘仰韶文化,高16厘米,口径395厘米,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作,细泥红陶,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