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什么是幸福?
“幸福”这一概念,既抽象又具体。它的对立面是“不幸福”:或“烦恼”或“痛苦”或“倒霉”等等。一个智障的人,他永远是“幸福”的;人们见到他都会说,“你看他一天到晚傻呵呵的”。聪明人是具有“幸福”和“不幸福”的矛盾统一体。高智慧的聪明人,凡是都有周详的计划和幢景,当美好的愿景与实际效果高度重合时,就觉得心想事成,太幸福了。一个画家完成他的好画作,一个设计师的作品成功,他收获的是成就感和幸福感。否则,他会修改他的愿想,逐步达到预期效果,满足幸福感。“幸福”具有两面性:物质上的幸福追求和精神上的幸福追求。几千年从猿到人的进化基因遗传,婴儿从娘胎里呱呱坠地起,到长大成人,就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本能。因此物质上的“幸福”基本需求,与生俱来。精神上的“幸福”追求,常常叠加在物质需求上或艺术文化生活上。因此“精神幸福的追求”,会依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物质条件的不同以及“主体”个人成长经历、文化修养不同而不同。“幸福观”因人而异。前不久有幸接触一个“辟谷”会。这个景区前几年我去过,为了旧地重游和看护外孙女而去的,没有加入“辟谷”会。游览之余,在热闹的“辟谷”会周围和农民工、保安聊天。聊着聊着一方面解释了我们不是来参加“辟谷”的;一方面聊起“辟谷”是什么回事。听说:“辟谷”是在景区这三天,有一个从深圳来的养生医生主持;三天不吃饭,早上面对太阳吸收天地之精气,每天吃四分之一的频果,不断的喝枸杞蜂蜜水,中午喝元气汤(五倍子蜂
f蜜汤),晚上吃松花粉。某天增加酵素汤,据说是泄掉肚子里的毒素会里热闹非凡,交替不断地介绍养生经验。农民工说:富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我们不一样。其中一位介绍了自己的遭遇:他45岁了,之前一直在外打工,前两年他父亲得了淋巴癌,他一直在医院陪护父亲,以前积攒下来的六七十万的积蓄都花光了,老人只能回家养病,好在他弟弟是固定工种,负担了大量的医疗费;但两个孩子还要上学,必须出来打工。他说:农民工想做成一个事业不容易,到银行贷款贷不来富人很容易贷款,所以土地流转都流转到富人的手里。他打算再打工几年,尽养老送终的义务,又把孩子培养出来。到时,比如十年后55岁了也不能打工了;还是回到农村里去,住着平房,种几亩地,老两口粗茶淡饭就能过得很好。如果在城市,就白给我120平方楼房,我也住不起;没有生活来源,物业,水电费,吃喝拉塔睡,少说也得每月3000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