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进水之前取样测定进水的pH、COD、氨氮、总磷。2反应:进水完成后,开启风机,调节鼓风量,控制DO值在24mgL之间,按照“曝气2小时停气1小时曝气2小时停气1小时曝气2小时”的顺序操作。曝气过程中,需测定SV30,保持SV30在2030,有必要时取样测定MLSS值。此过程根据工作时间灵活设置,COD不再降低时进入沉淀阶段,如果有条件COD测定可以使用在线快速测定,没有条件测定,根据经验或者固定时间来操作。3沉淀:反应期最后一次曝气结束后,即进入沉淀期,一般关闭曝气后,使池内不再扰动,2小时左右便能完成沉淀,上清液能排放。沉淀阶段结束时应采
f样送检。4排水:沉淀过程结束后,上清液澄清,打开标高较高的一个排水阀门,排
去阀门所在标高以上水体。5静置:在闲置期需根据反应期所测得的SV值适当排泥,使SV值控制在
合理范围内。3、SBR系统参数控在调试和试运行过程中,根据化验数据和对微生物的观察以及出现的各种异
常情况等,对运行参数采取相应的操作,使各项参数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1、控制被处理的原污水的水质、水量,使其能够适应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
要求。在实际调试过程中,原污水的水质是不易控制的,通常做法是控制水量。要
保持调试阶段系统的相对稳定,尽量使其承受的污染物负荷保持均匀的增长,即:水质(kgCODcrm3)×水量(m3d)污染物总量(kgCODcrd)在调试过程中,根据调试阶段的进度和需要,使系统的污泥负荷保持相对稳
定,防止冲击负荷。因为冲击负荷常常会导致微生物的大量死亡,或者引起微生物相的改变,而系统恢复要好几天的时间。
2、保持系统中微生物量相对稳定这是SBR池处理系统调试过程的关键所在。因为调试的过程,也是寻找系统最佳的运行参数(如污泥浓度)的过程。对正常运行的系统而言,原污水的水质水量是不可控制的,也就是说不论原污水的水质水量如何,系统都必须把全部来水收集处理合格。所以要保持一个合适的污泥浓度值,使其在误差范围内变动也不会影响系统的运行稳定和处理效果。要保持运行阶段系统的相对稳定,就要尽量使系统中的污泥量相对稳定,即:污泥浓度(kgMLSSdm3)×池体积(m3)池内的污泥总量(kgMLSSd)保持系统中的污泥量稳定,是通过确定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量来实现的。剩余污泥量指数包括:污泥负荷、污泥指数、和污泥龄等。3、在混合液中保持能够满足微生物需要的溶解氧浓对于SBR工艺而言,反应池内的DO值是不固定的,在反应初期,由于曝气刚刚开始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