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10、能验证Z
、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A.Z
、Ag、CuSO4溶液
B.Z
、Cu、Ag、H2SO4溶液
C.Cu、Ag、Z
SO4溶液
D.Ag、Z
SO4溶液、CuSO4溶液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311
f12、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1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4、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15、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
进行的是()
A.铁稀盐酸
B.铜稀盐酸
C.银稀盐酸
D.铜硝酸银溶液
1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17、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
411
f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A.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B.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C.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D.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18、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