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材料作文:无用与有用(4篇)
高三材料作文:无用与有用(4篇)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
(1)强调有用
初二学生家长鲍先生说:“中小学课本中能不能少些无用的知识。”
(2)用
荷丈人责问子路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强调有
(3)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位民选学区委员说:“数学是造成中学生辍学的首
要罪魁,其实那些题目测试的知识,在工作中都是用不到的。”强调有用
(4)
庄子说:“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斤斧;废疾之人,役赋不及,故
能终其天年……”无用中的大用
读完上述材料,你一定有不少感触,请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题目分析】
(1)少些无用的知识
强调有用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强调有用
(3)数学用不到
强调有用
(4)庄子: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核心立意:1、无用与有用的辩证关系
参考题目: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1
f无用与有用
2、强调有用
参考题目:惟去无用,但求有用
3、强调无用(这种立意不存在,因为完全无用是一种极端消极主义。)
【范文赏析】
1“无用”之人终天年
张采艺
庄子言:“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斤斧;废疾之人,役赋不及,故能终其天年。”,而世人却不大懂得,其于事物如此,于人之命运,亦如此。
追溯刘邦项羽的时代,我们观极西楚霸王雄极天下,威震四方,却忘记看一眼他目光所不屑于至的刘邦。刘邦出身卑微,集结了一帮乌合之众,要与项羽分天下。项羽视他为无用之人,让他在荒夷之地称王。项羽太过自信,他不明白“无用之人终天年”的道理,让刘邦表面臣服,只当他是无用,可正是因其“无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养精蓄锐,蓄势而发,最终一统天下,成就汉室。
汉室已立,天下一统,刘邦担心的不再是外敌,而是内臣。功高震主自古君王大忌,更何况赢天下的刘邦?他善于用人,依靠臣子之力成为帝王,又怎能不怕?他开国不久便杀功臣,外姓王所剩无几。萧何深谙君臣之道,此时他已不再是当年和刘邦出生入死的兄弟,他要成为“无用之人”,才能留条生路。于是他公然侵占民众土地,自毁声名,为的是成为刘邦眼中“无用之人”的形象。他成功了,终成为唯一留下活路的外姓功臣。
《易经》乾卦上九卦辞为:亢龙有悔,其意是亢奋到极点的龙腾空而上终有一悔。这便是做得太过“有用”之人的下场。
韩信便是“亢龙有悔”的应验者,他实在太过于功高震主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