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江苏省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张菁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71~73页的例1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体会“从条件想起”的两大关键点“找关系、理顺序”。教学难点:体会策略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教学过程:一、教学例题,感悟策略1出示: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提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2理解条件的含义。引导:读了这些条件和问题,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什么叫“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第四天比第三天多摘5个……启发:能说完吗?如果我们用带有数学符号的式子来反映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第一天摘桃数5个第二天摘桃数
1
f第二天摘桃数5个第三天摘桃数……
小结:你看,在这样一个简洁的条件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数学信息,需要我们认真去读清楚、想明白。
3说思路。
提出要求:理解了这两个条件的意思,你打算怎样解决?同桌两人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
明确:先求第二天的,再求第三天的、第四天、第五天的。5提出要求:确定了解决问题的顺序,我们也可以有多种方法得到结果。你可以填填表,也可以列算式。如果有其他的办法也可以写下来。
6沟通填表与列式的关系。
7反思提问:无论是列表求出结果,还是列式求出结果,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8小结并完善板书:我们就是这样,从两个相关联的条件想起,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往下推,直至最终解决问题。
二、变式沟通,形成策略
出示问题:
小猴第一天摘30个桃子,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少摘5个,第三天摘多少个?第五天呢?
小猴第一天摘10个桃子,以后每天摘的个数是前一天的2倍,第三天摘多少个?第五天呢?
1.提问: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那你会解决这样的问题吗?想一想,刚才分析题目的过程对解决这两个问题有启发吗?选择其中一题在头脑里想一想,你打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列表或列式做一做。
2组织核对与汇报,重点突出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