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RM9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ARM基础知识和开发环境
一、实验目的1.掌握ARM的串行口工作原理。2.学习编程实现ARM的UART通讯。3.掌握S3C2410寄存器配置方法。二、实验内容1.熟悉打开已有工程的步骤,掌握仿真调试的方法。2.建立一个新工程,熟练掌握编译器和链接器的设置方法。3.从串口输入字符串,将09数字在超级终端上连续显示,“E
ter”键换行。4.将第三步得到的字符转换成BCD码,限制在01023,用于控制直流电机。三、预备知识1.了解EWARM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功能2.学习串口通讯的基本知识3.熟悉S3C2410串口有关的寄存器四、实验设备及工具1.2410s教学实验箱2.S3C2410的JTAG仿真器3.ARMEWARM53集成开发环境4.串口连接线五、实验原理及说明1.异步串行I/O异步串行方式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例如先低位、后高位地传送。数据的各不同位可以分时使用同一传输通道,因此串行I/O可以减少信号连线,最少用一对线即可进行。接收方对于同一根线上一连串的数字信号,首先要分割成位,再按位组成字符。为了恢复发送的信息,双方必须协调工作。在微型计算机中大量使用异步串行I/O方式,双方使用各自的时钟信号,而且允许时钟频率有一定误差,因此实现较容易。但是由于每个字符都要独立确定起始和结束即每个字符都要重新同步,字符和字符间还可能有长度不定的空闲时间,因此效率较低。
1
f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RM9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图1异步串行IO示意图2.RS232C接口通信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这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推荐的一种标准Electro
ici
dustriesAssociatio
Recoilme
dedSta
dard。它在一种25针接插件DB25上定义了串行通信的有关信号。这个标准后来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使用到计算机的I/O接口中。两种连接方式如图2:
图2RS232C接口通信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3.信号电平规定1EIA电平:双极性信号逻辑电平它是一套负逻辑定义3V到25V之间的电平表示逻辑“1”3V到25V之间的电平表示逻辑“0”2TTL电平:计算机内部S3C2410使用LVTTL电平3电平转换电路:常用专门的RS232接口芯片,如SP3232、SP3220等,在LVTTL电平和EIA电平之间实现相互转换。4.异步串行口接口电路
2
f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RM9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图3异步串行口接口电路5.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1发送数据voidUart_Se
dByte
i
tUart
umU8data往串口发送数据WrUTXH0data往串口数据寄存器写数据2接收数据charUart_Getch
charRevdatai
tUart
umi
ttimeout接收数据RdURXH0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