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育人。在各班选拔的基础上,选取一些对书法热爱和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每周二、四下午第三节课,进行训练、辅导、评讲。这样,兴趣班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这部分学生的写字
f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这些学生在班级中又能起到“以点带面”的积极示范作用,同时也让这些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提高了全校学生的写字能力。
(二)教师示范指导让学生在写字中切实提高写字能力,还须教师的示范和指导。有了教师的示范指导,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能切实提高写字能力。1、教师示范,引领学生快速掌握写字的要领。教师通过正确、专业的示范,为学生正确、规范的写字作了良好的开端。我们要求教师写规范字,能用铅笔、钢笔、毛笔、粉笔等进行范写。不仅是书法课上的例字范写,还有课堂板书、批改作业等,都要做到字迹清楚、正确、工整。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示范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是无声的引导。在课堂上,教师的字写得怎样,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态度和热情。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等心理特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无形之中教师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这样,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更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榜样”,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2、教师指导,迅速提高学生写字能力。有了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模仿着写字。但要想将这些无意识的模仿变成学生有意识的写字能力,还要重视教师指导的作用。小学生在写字,尤其是农村的学生一定要“有师指导”。要结合范字,讲清要领指导学生掌握每一个字的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以及字的各个组成部分。对于写字的姿势、执笔的方法、运笔的要领、书写的格式、每个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等都要交代清楚。在掌握了写字的要领以后,需要反复的练习,练中学,学中练,逐步掌握书写的规律,力求使每个学生不仅把字写对,而且规范、端正,进而达到整洁、美观。通过教师细致而耐心的指导,学生能掌握写字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写字能力,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三)以赛促练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各种活动,能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这些举措的开展,为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打造了一个温馨的软环境。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还得通过各种写字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