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英才外语学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报告
中职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中职生就业去向、择业标准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是造成“中职生就业后的稳定性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了解中职学生的择业意向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中职生正确地就业是中职学校面临重大课题。一、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针对我校就业单位的用工意愿和我们学校2015级秋季398名实习学生的就业情况和意向进行了就业跟踪。结果显示1本省市正规的大企业是我校学生就业的首选2学生家长的期望值较高,而就业稳定率良好。3学生的生存能力还有待提高。4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角色过渡让学生适应能力有待提高。基本结论及建议:经过详细的分析发现,影响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因素可分为五类:1、劳动力市场的区域性:通过和学生座谈,有90的学生希望到大中城市就业,不希望到农村就业。因为大中城市的发展前景、经济状况大都好于农村。2家庭经济状况是择业时形成偏好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毕业生对待职业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富裕群体择业时更倾向大中城市。3、联系单位个数越多,就业概率越高;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1
f4、学生定位不准确,对待遇期望值过高。5、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学生就业情况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通过对我校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高就业率背后存在的隐忧,在如何保持高就业率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上提出解决的办法。从目前招聘的情况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才”和“学历”不是简单划等号。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中职生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年龄较低,可塑性较强。初期可以作为技术工人,参加工作后随着个人能力的发展又可以慢慢成长为有专业技术及管理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目前大部分的中职生对自己专业的前景有清楚的认识,能及时了解社会的就业需求,也能更好地为就业打好基础。数据显示,90%的学生清楚自己所学的专业前景,只有10%的学生不善于通过网络、报纸、新闻等各种渠道去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的就业情况。同时,很多人都表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有初步的规划,在特定时期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职业规划作出适当的调整。二、对我校高就业率的思考我校的高就业率固然有它的成因,但在它的背后也存在着隐忧。首先,职业教育的高就业率是职业教育优势的一种必然。一是我国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正像中央教育科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