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选D三人之中只有黄宗羲质疑君主权力的正当性,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均正确,故排除。7.隋唐时期,宗教文化政策一直是朝野上下争论不休的政治问题之一。但总的来说,隋唐帝王对儒、道、佛三教采取兼收并蓄、严密控制的政策。这说明A.宗教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B.隋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多元化C.帝王力图借助三教巩固统治D.宗教信徒众多影响社会安定
8.《宋刑统斗讼律》规定:“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若殴杀弟妹及
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徒三年。”这一材料体现了
A.儒家思想的法典化
B.法家思想的具体化
C.道家思想的合理性
D.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解析】选A据所学可知宋代统治思想是理学,但题干信息强调利用法家思想治理国
家,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法典化,故A项正确;题干无法体现法家思想的具体化,故B项错误;
道家思想是无为而治,材料体现的不是无为,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加强君权的措施,
故D项错误。
9.据《明史儒林传序》记载,嘉靖以后百余年间,“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
几人矣”。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李贽挑战儒家价值标准和权威地位
B.王阳明的心学成为显学
C.明朝国内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
D.“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
【解析】选B材料中“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说明当时儒家思想发展
f到理学阶段,程朱理学被确立为官方统治思想,明朝王阳明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所以
B项正确。
10.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专论李贽说:“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
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环境”:儒学家提倡“三教合归儒”
B.“个人理智”:强调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
C.“廉洁和诚信”:挑战正统的思想和主张
D.“形成丛林”: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解析】选C材料说明了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严重禁锢了个人的思想自
由以及创新发展,而李贽则对此作出了大胆的批判,所以答案选C项。A、D两项分别发生
在隋唐和西汉时期,B项说法与题意正好相反。
11.“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
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
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A.朱熹B.程颐C.王阳明D.黄宗羲
【解析】选DA、B两项是宋代的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