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超级稻新两优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超级稻新两优6号的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包括种子处理、移栽、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该组合生产利用和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关键词超级稻;新两优6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新两优6号是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用新安S与安选6号组配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杂交中稻区试,2006年进入国家续试并同步进入生产试验,2007年已通过国家水稻专业组初审,2006年8月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超级杂交稻。
1特征特性
11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安徽省中籼区试,平均产量830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93,居第一位;2004年同步进入生产试验,其中区试平均产量949thm2,比对照增产93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69thm2,比对照增产711,居第六位;2004年参加国家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品种筛选试验,比对照增产172,综合评分85分,居各参试品种第一位。12生育期江淮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36d左右,与汕优63相仿;在广西、广东、福建等地作早稻种植,生育期125d左右,作晚稻栽培115d左右;在江西、湖南作晚稻种植,生育期与汕优10号相仿。13形态特征株高116122cm,株型紧凑,主茎叶片1617叶。叶上举不披,叶色较深,较耐肥,熟相好。穗长(245±1)cm,每穗总粒数(185±10)粒,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85±1)g,一般产量在(95±05)thm2。14米质
f根据农业部稻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米质优,12项指标中有10项达到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其中糙米率788,精米率711,整精米率626,粒长68mm,长宽比32,垩白度27,透明度2级,碱消值62级,胶稠度60mm,直链淀粉147,蛋白质104。15抗性抗倒力较强,抗白叶枯病,中抗稻瘟病,耐水稻纹枯病,轻感稻曲病。
2高产栽培技术
21种子处理新两优6号杂交稻种子颖壳呈浅褐色标记性状,易识别。在播种前用800倍液强氯精浸种6h以上,以防种带病害。22适时播种,稀播培育壮秧作一季中稻栽培,4月20日至5月10日播种,用种量15kghm2,旱育秧或湿润育秧均可。一般栽插时主茎叶龄达67叶,单株茎蘖34个,苗高3040cm,茎基宽68mm。23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以行距2730cm、株距1416cm、栽225255万穴hm2为宜,每穴12粒种子苗,落地苗120150万苗hm2。24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