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中标更是早已通行的国际惯例。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何改变行业现状和企业生存状态才是企业家应该思考和突破的地方。我们也一定要意识到,在当前的中国大环境下,等待政府部门的努力
第2页共12页
f来改善行业环境的想法是天真的,近10多年的产业变迁已证实了这一点。我们现在更应多反省自己:目前的现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吗?企业的努力能影响产业朝良性方向发展吗?企业内部的变革和提升更能让我们自己逃离困境,更能改变行业现状。
当前的行业困境主要是企业长期以来在落后的经营理念、长期定额计价方式和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下,由于企业变革和管理提升停滞不前所造成的。
真相建筑业作为一个高危(原罪多导致的法律风险)和高风险(成本、质量、安全方面的专业风险)行业,获取这么低的利润是十分不合理的。一方面大家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又有越来越多的行业新人和新企业往里挤,一个工程几十家、上百家企业竞标打破头。建筑行业利润比其他行业低很多,风险又大很多,且行业增长是GDP增速的23倍,产能过剩却越来越严重,这不符合一般经济学规律:水往低处流,钱往高处走。真相是什么?真相一:企业利润低,项目利润高现在所谓的行业利润低,大家的说法和统计数据反映的是企业总部利润低,实际上项目上利润应该不低。由于国内建企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落后,无法进行集约化经营,大多数民营建企和越来越多的大型国营建企采取项目承包制的方式作为项目数量和地域扩张的主要手段。这种简单粗放的企业运营模式的结果是大量利润留存在项目上,有的企业总部本身只承担“税务局”的角色,收点管理费了事,或靠内部银行赚钱,甚至有一批靠陪标、围标收取费用过日子的建筑企业。
第3页共12页
f而项目承担全部的责任(拿项目、筹资、质量、安全、进度)。企业总部每个项目总共才收取13个点的管理费,管理费开支完,有的项目还要帮忙揩屁股(亏损大后项目经理跑了),一年下来就不可能高利润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总部拿低利润就是正常的了,项目留取高利润也是应该的了。
真相二:企业和项目的利润都低,项目成员或分包供应商利润高这也是企业管理能力不强的典型现象之一,富了和尚穷了庙。企业的各级单位都没挣到钱,项目上掌权(发包、采购)的个人挣到钱了,分包商、供应商挣到钱了。
这种状况在国有大型建企中更为普遍,民营建企中也不在少数。项目上利润漏洞很多,总部和项目部都对成本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