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粮食中长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未来10年应着眼于粮食安全的国际视角,树立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粮食安全观;着眼于我国丰富的食物资源,树立以谷物为中心、粮食为重点的综合化食物安全观,最终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f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水平。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科技进步、农业投入加大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却不断上升。2008年我国粮食单产提高对总产提高的贡献率达到81。预计到2020年粮食单产年均增长113。根据粮食安全战略目标规划,2020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将稳定在155到至16亿亩,粮食产量将达到57至59亿吨。若此期间,粮食单产能保持年均增长170以上的较高水平,到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将突破六亿吨关口,达到61至63亿吨,步入一个新台阶。良种推广、化肥应用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有效手段。良种将是提高粮食单产的首要因素,预计未来10年,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覆盖率将接近100,大豆将提高到95以上,良种因素可使粮食单产提高10左右;化肥利用率将会不断提高,预计未来10年,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10左右;农业机械化可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和提高粮食单产,预计到2020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70,实现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生态农业和转基因技术对未来10年我国粮食生产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和环保的发展模式,是一个长期趋势,短期内还不会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对于转基因技术的争议也难以很快得出明确结论,因此主粮大规模转基因商业化种植仍将受到严格限制。要保障未来10年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做到“四个确保”:确保粮食总产量持续稳步上升,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突破55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实现400公斤;确保我国大宗谷物基本自给,大米、小麦和玉米的自给率保持在9095,大豆自给率力争恢复到5560,豆类、荞麦、谷子等小杂粮扩大出口;确保国家粮食储备规模保持在相当于当年粮食消费总量的2530的水平上,小麦和稻谷的储备量分别保持在50和25左右;确保形成建全和完善的现代粮食物流系统。
f9,趋势之九: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将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份额和地位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向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基本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