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挖掘德化陶瓷等地方资源要素,拓展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新内涵。(四)精诚合作,提升“服务文化”。畅行民主管理,提高合作能力,不断完善教师绩效考评、职称评聘等管理考评细则和各种规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重要精神,深化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整体优化师德水平。全面落实“一岗双责”与“一票否决”制度,加大游泳、交通、地震、消防等各类安全法制教育和演练,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强化学校工会、青工委、团支部等群团建设,营造和谐氛围,凝聚发展合力。三、主要工作(一)精细管理,提升“道德文化”1。加强队伍建设,在夯实基础中提升育人实效。一是实施“师德奠基工程”。结合“928终身教育日”,加强教师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和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职业操守教育,积极开展“日读一篇、月读一本、年长一智”活动,教师要主动做好摘记与反思,学校将常年向教师征集“启悟师语”优秀文章在校园网“书香校园”主题的“电子书屋”栏择优发表,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投稿邮箱:。二是实施“导师育人工程”。落实“全员导师制”,教师人人做学生的导师,既教书又育人,做到学生问题“谁发现谁提醒、谁班级谁认领、谁教育谁看紧”,同时建好学生档案,对于突出的“心理障碍、学业困惑、行为偏差”等问题,学校德育处和少先队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集中分析、研究与疏理,增强教育的导向性。三是实施“队伍培养工程”。在教师中,做好班主任的遴选聘任、学习培训、考核评价、津贴待遇等工作,举办班主任论坛、研讨沙龙、集体备班等活动,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素质硬、专业水平高、爱与责任兼顾的德育骨干队伍;在学生中,做好班干部和少先队干部的选任和培养,落实轮换和竞选制度,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2。拓宽德育渠道,在广泛实践中提升育人实效。一是课堂育人提升行动。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教学,积极挖掘和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重点抓好“卫生、书写、礼仪、劳动、纪律”等习惯的培养,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家校委员会等给予重点推介与表扬。二是主题教育提升行动。以党的“十八大”召开、教师节、国庆节和元旦等节日为契机,以少先队活动为主要形式,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诚信行为、诚信制度、诚信文化”建设和民族精神教育。各班级要建构“一提醒两推出三落实”制度,即班班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