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6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一般护理,避免出血的一些措施,病情观察、用药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结果此组患者经治疗和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后显效率328,有效率611,无效率59。结论根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有效的病情观察,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感染;护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而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特征为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受到障碍以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1。此类疾病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40岁以下的女性。此类疾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针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出血倾向,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笔者将6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者的护理干预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67例特
f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在356岁,平均年龄在232岁,其中急性型患者23例,慢性型患者44例,其中有感染病史的18例,出血倾向的56例(包括内脏出血、皮肤黏膜出血、月经过多等)。
12方法针对此组患者进行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疾病情况,根据病情制定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帮助医生做好临床观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13结果判定显效是指7天内控制出血,检查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内,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的病例;有效是指20天内控制出血,血小板仍在异常范围内,出现并发症,但经过治疗和护理并发症以消除;无效是指出现临床死亡病例。
14结果此组患者经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的临床效果,详见表1。
2护理干预措施21一般护理为避免增加出血的危险和加重出血、应对患者做好休息和饮食指导。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的患者应减少活动、严重出血或血小板小于20×109患者必须绝对休息、进行隔离措施2。22出血倾向的护理干预①皮肤出血的预防与护理:皮肤出血一般是人为的损伤、会导致出血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