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房产律师靳双权点评一件借名买房案例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安全,本文当事人均使用化名)
一、原告观点
李民与王葵系男女朋友关系,因李民不具备购买北京商品房的资格,王葵为北京户口且名下无房,故其与王葵商量借她的名字买房,购房款、物业费、中介费等全部费用均由李民支付,房屋归李民所有。2011年3月2日,王葵代理李民与张轲签订两份《北京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经纪成交版)》,购买张轲名下的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两套房屋,两套房屋总价款为人民币200万元。签约当日,李民向张轲支付了定金2万元,向北京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支付了居间报酬3万元(其中111号的居间报酬房屋15万元,112号房屋15元),并支付了代办过户费用共计6000元(每套3000元)。2011年3月26日,李民通过招商银行账户向张轲的招商银行账户存入剩余的购房款198万元。至此,李民履行完毕200万元的付款义务。张轲当日给李民出具了收款证明,该证明上购房人一栏由李民签的字。同年,上述两套房屋登记到王葵名下。收房后,李民又出资对房屋进行了装修、购买了家具家电并入住。直至今日,上述房屋的物业费一直由李民支付,物业公司定期从李民的招商银行账户中扣除。2013年12月中旬,李民从第三人处得知王葵已经将李民出资购买的上述两套房屋出售并与第三人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目前正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李民认为:上述两套房屋由李民全额出资购买并实际占有使用,如非因限购政策断不会登记在被告名下。根据双方事先约定及实际事实,李民才是上述两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人。现被告在李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房屋擅自转让给第三人侵犯了李民的合法权益。之后提交了买卖合同原件,以及银行账单明细,证明两套房确实是李民购买。
二、被告观点
f被告王葵辩称:被告与原告李民之间不存在借名购房的事实。双方既没有书面约定也没有口头约定。整个购房过程是被告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现涉诉房产登记在被告名下,所有权归属被告。涉诉房产一直由被告占有使用,购房款、中介费、物业费、日常水电费也均由被告自行负担。被告对涉诉房产享有自行处分的权利。目前涉诉房产被错误查封,已经给被告造成实际损失,李民方保留向李民追究赔偿的权利。原告没有证据证明其对涉诉房产有出资行为;如果有金钱给付行为,也是对被告的赠与,但并非对不动产的赠与行为。被告与原告之间也不存在借贷关系。王葵称自己家中曾遭窃,但没有提供证据,但提供证据证明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