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
543建立事故隐患立项、销项整改制度,组织事故隐患的调查和评估,编制事故隐患整改计划,建立各类事故隐患动态台帐,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实行分级动态管理;
544进行安全教育,适时组织演练并及时修订完善事故隐患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545负责事故隐患整改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546组织调配救援设施、设备和人员疏散演习,保证抢险器材、救护用品完好有效,提高人员的自救能力。
55分公司要加强对事故隐患管理工作的领导,指导、协调和监督各下属单位承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协调、解决事故隐患管
f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56分公司相关部门应当会同各级工会组织督促并协助各
下属单位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57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人身安
全的,分公司应当责令事故隐患单位从危险区域撤离工作人员,暂时停业或者停止使用。
6隐患评估与报告6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按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程度和经济损失情况划分为四个等级。611可能造成一次死亡5人及以上;或死亡与中毒(重伤)20人及以上,或者造成一次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0万元及以上和社会影响恶劣、性质严重的事故隐患为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612可能造成一次死亡3人(不含3人)或死亡与中毒(重伤)超过10人,或一次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30万元及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为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613可能造成一次死亡12人;或造成死亡与中毒(重伤)超过5人,或一次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万元及以上、30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为较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614其他为一般事故隐患。62分公司及下属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日常管理、评估、报告、监控和整改制度,随时发现和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难以立即消除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及险情报告程序,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并向分公司安委会办公室报告,同时告知岗位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确保安全。对一经发现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随时可能发生事故的重特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停业整改。621分公司员工有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的义务;分公司要建立奖励制度,鼓励员工发现、报告事故隐患。63各管理处、子公司、监控指挥中心接到事故隐患报告
f后,应制定、落实监控措施。监控措施至少应包括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