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流水灯实验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学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2流水灯实验时间:xx1021班级:电信092姓名:蔡松亮学号:910706247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熟悉keil仿真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的使用。了解并熟悉单片机IO口和LED灯的电路结构,学会构建简单的流水灯电路。掌握C51中单片机IO口的编程方法和使用IO口进行输入输出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MCS51系列单片机有四组8位并行IO口,记作P0、P1、P2和P3。每组IO口内部都有8位数据输入缓冲器、8位数据输出锁存器及数据输出驱动等电路。四组并行IO端口即可以按字节操作,又可以按位操作。当系统没有扩展外部器件时,IO端口用作双向输入输
f出口;当系统作外部扩展时,使用P0、P2口作系统地址和数据总线、P3口有第二功能,与MCS51的内部功能器件配合使用。
以P1口为例,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P1口的位结构
作输出时:输出0时,将0输出到内部总线上,在写锁存器信号控制下写入锁存器,锁存器的反向输出端输出1,下面的场效应管导通,输出引脚成低电平。输出1时,下面的场效应管截止,上面的上拉电阻使输出为1。作输入时:P1端口引脚信号通过一个输入三态缓冲器接入内部总线,再读引脚信号控制下,引脚电平出现在内部总线上。
IO口的注意事项,如果单片机内部有程序存贮器,不需要扩展外部存贮器和IO接口,单片机的四个口均可作IO口使用;四个口在作输入口使用时,均应先对其写“1”,以避免误读;P0口作IO口使
用时应外接10K的上拉电阻,其它口则可不必;P2可某几根线作地址使用时,剩下的线不能作IO口线使用;P3口的某些口线作第二功能时,剩下的口线可以单独作IO口线使用。
f三、实验环境硬件:PC机,基本配置CPUPII以上,内存2G软件:keil2Proteus75四、实验内容及过程1、用Proteus画流水灯电路图流程:1)、运行Proteus仿真软件,单击pickfromlibraries打开搜索元器件窗口,如图1所示:图1打开搜索元器件窗口2)、搜索添加元器件,如图2所示:图2搜索添加元器件窗口3)、添加元器件,修改元器件的参数,绘制流水灯原理图,元器件参数为c1c220pf、c310uf;
fR1R2R3R4R5R6R7R8470欧姆、R910k欧姆;晶振12MVCC5V。总电路图如图3所示:
图3流水灯电路原理图
2、用keil建项目流程:
1)、运行keil2软件,启动后,点击Project菜单新建项目,新建项目后,选择为AT89C51的仿真单片机的型号,单击File选择New新建程序文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