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大学生就业调查时间:2011年10月30日调查方式:填写调查问卷(附调查问卷)调查目的: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调查报告
大学是自由的天堂大学是浪漫的国度但无论多么自由和浪漫的氛围都无法掩盖大学生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工作,二是继续升学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而对于希望找到工作而未能如愿的毕业生,就业难无疑就成为了他们面临的头等问题。出现了一种所谓的“知识失业”。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万余人,社会就业压力大,很多毕业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经济知识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人才三是心理素质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问题等因素。大学生就业现状具体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近年来我国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特别是1999年以来经过几年的连续扩招我国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7%提高到2002年的15%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到2010年之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人以上。随着人数增
f多就业市场压力势必增大。据统计200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70%其中本科生超过80%专科生40%2002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65%。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212万高校毕业生签约106万签约率仅为50%其中研究生约80%本科生60%专科生仅为30%。可以预计随着大学生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日渐突出。二地区就业不平衡。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毕业生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有所增加,而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