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天气Char1西风带大型扰动1、环流指数(西风指数)Rossby把35°55°之间的平均地转西风定义为西风指数,实际工作中把两个纬度带之间的平均位势高度差作为西风指数I。高指数→西风强→纬向环流低指数→西风弱→经向环流2、指数循环西风环流的中期变化主要表现为高低指数交替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指数循环。3、西风带波动超长波:波长在一万公里以上,绕地球一圈可有13个波,生命史10天以上,属于中长期天气过程长波:也称罗斯贝波、行星波。波长300010000公里,全纬圈约为37个波,振幅1020个纬距,平均移速10个经距日以下,有时很慢,呈准静止,甚至向西倒退短波:波长和振幅均较小,移动快,平均移速为1020经度日,生命史也短,多数仅出现在对流层的中下部,往往迭加在长波之上4、长波辨认方法①制作时间平均图②制作空间平均图③绘制平均高度廓线图④分析长波的结构和特性:长波的热力特征是冷槽暖脊5、波速公式假定大气运动是正压和水平无辐散的,流型具有正弦波形式且宽度很大,南北无变异。物理意义:相对涡度平流Vζ的作用,使槽东进;地转涡度平流βv的作用,使槽西退;波东进还是西退取决于Vζ和βv相对重要性。波速公式讨论:(1)西风强时移动快,波长短时移动快(2)重叠在西风气流上的一切长波,传播速度都小于纬向风速6、长波调整广义的长波调整包括长波位置的变化和长波波数的变化,一般仅把长波波数的变化及长波的更替称为长波调整。长波调整是与长波稳定相对立的概念,长波稳定时,大型环流很少变动。预报长波调整应注意的几个方面:①长波本身的温压场结构特征及地形影响②不同纬度带内系统的相互影响③紧邻槽脊的相互影响7、上下游效应上游效应:上游某地区长波系统发生某种显著变化之后,接着就以相当快的速度影响下游系统也发生变化,叫上游效应。下游效应:当下游某地区长波发生显著变化后也会影响上游环流系统发生变化,称为下游效应。
f8、波群速:综合波振幅最大值的移动速度一般形式:自西向东传播,CguC,低纬大于高纬长波的群速:9、频散波与能量频散频散波:若频率与波数有关,则Cg≠C,称为频散波,如重力波、惯性重力波、长波。能量频散:范围线以群速度向下游传播,这个速度大于纬向风速。这种波动最大振幅的传播,也就是波动能量的传播,亦称为能量频散。10、阻塞高压在西风带长波槽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在脊不断北伸时,其南部与南方暖空气的联系会被冷空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